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

2009.12.08通識閱讀分享會(二)


















龍應台、安德烈合著:《親愛的安德烈》


















龍應台著:《孩子你慢慢來》


















龍應台著:《請用文明來說服我》



















龍應台著:《野火集》



















龍應台著:《龍應台評小說》


作家簡介

龍應台父親龍槐生原籍湖南衡山,在苗栗縣苑裡分駐所擔任所長,母親應美君來自浙江淳安,於戰後移居台灣,育有四子一女。

龍應台自小在台灣苗栗苑裡長大,讀過苑裡國小、苑裡初中,通台語,後來搬家到台灣台南,為台南女中校友,1974年,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,赴美國求學,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。畢業後,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、淡江大學、德國海德堡大學等。1984年中國時報撰寫「野火集」專欄,引起熱烈回響,隔年出版,21天內再版24刷。余光中稱為「龍捲風」。

前夫德國人,育有兩子(龍在2007年的著作《親愛的安德烈》就是把她與她長子的通訊結集而成的)。1986年龍應台舉家旅居瑞士1988年遷居德國。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設台灣文學課程。

1999年,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,為期3年,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。之後客居香港,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,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、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。2005年7月大成集團普訊融悟文教基金會、誠品股份有限公司蔣震工業慈善基金支持下成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

著有《野火集》、《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》等評論集,散文《百年思索》、《面對大海的時候》、《孩子你慢慢來》等。她在台灣社會民主化歷程中扮演一定角色,影響了解嚴後的思想與文化改造。近年来,龍應台多次在不同場合指出「民主制度」的優點,引起了廣泛的反響與爭議。

摘自《維基百科》


嘉賓簡介:

冠球博士畢業於中文大學哲學系。曾任職於多間大專院校,現任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,研究專長除了文哲範圍以外,亦包括新高中通識課程的教與學。有不少公開講座的經驗,亦身兼香港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(語常會)全港初中辯論教育計劃的顧問,努力於推廣批判思考和演辯訓練;作為香港人文哲學會的前任會長和現任幹事,更長期投身有關思考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等主題的普及教育。


思考問題

細聽以下歌曲,並注意歌詞,思考流行文化如何塑造現代人價值觀:





想想這些書刊是否有影響你和你身邊人的價值觀:

《Milk》

《Yes》

《東周刊》

《蘋果日報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